跟新加坡資訊科技總監對談 (上)

| 梁偉峰博士 | 09-08-2017 09:16 | |
跟新加坡資訊科技總監對談 (上)

筆者近年經常到新加坡,原因是除了喜歡她們的美食,更欣賞是每次均帶來不同的驚喜,例如:新建設、新地標、新旅遊景點等,面積雖然只有香港島的大小,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則較大,令城市規劃得井井有條。

由於她們在過去 20 年沒有蹉跎歲月,令她的整體發展可謂「順風順水」,沒有受到太大的考驗。在資訊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電子政務、智慧國等更是世界級水平,她們的成功並非僥倖,而是領導者的心態,盡管是高級的政府官員,仍然是抱「謙卑」的態度學習和分享,有份「勝不驕敗不餒」的精神。

筆者非常幸運每次到新加坡,都有機會接觸當地資訊科技的精英和翹楚,近年更有機會接觸當地的官員,正如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訪新加坡設立的「創新數碼服務實驗室(GovTech Hive)」參觀,筆者亦有幸到訪了數次,上月中更有機會專訪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曾昭河(圖),分享他對新加坡智慧國(Smart Nation)及電子政務的意見,以下是其中訪問的內容。

  • 筆者:新加坡政府有很多與智慧國相關的建設,如何釐定成效?
  • 曾:首先建造智慧國並不等同需要追逐最新科技,特別是尖端科技,每次基建必定有相關指標跟進,包括回應率(response rate),例如政府推出流動應用程式(app)後,市民的回應及下載量等,此外,可用性測試(usability)亦是重點之一,為免浪費公共資源,一些長期低用量的政府 app 經過檢討後,有可能被下架,部門設有機制監察及定期檢討每個政府系統及軟件的表現。
  • 筆者:對於新建立的系統及軟件,如何作出公眾教育去鼓勵他們使用?
  • 曾:政府會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處理,首先會透過政府網頁及相關的社交媒體如政府的 Facebook 作出宣傳,亦會於這些網上平台回應市民的評論及諮詢。除此以外,亦設立興趣小組及聚焦小組,邀請市民參與及討論,每個小組約 30 人,部分被邀請人士更來自那些曾經在政府網絡平台發言的市民,期望能夠更深入討論有關事宜。最重要是能夠鼓勵市民參與,說出他們的感受及評語,政府才有機會作出相應的改善。

由於篇幅所限,筆者稍後再跟大家分享其餘的訪問內容,包括新加坡政府如何處理數碼鴻溝的社會問題,以及了解他們發展智慧國背後的思維和理念。

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,並不代表本網立場。

Source:ezone.hk

相關文章

Page 1 of 11